耶和華行祂眼中看為善的事
「我們都當剛強,為本國的民和 神的城邑作大丈夫。願耶和華憑祂的意旨而行!」(12)
擊敗亞捫人和亞蘭人
(代上19‧1-19)
10:1 此後,亞捫人的王死了,他兒子哈嫩接續他作王。2大衛說:「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。」於是大衛差遣臣僕,為他喪父安慰他。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。3但亞捫人的首領對他們的主哈嫩說:「大衛差人來安慰你,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?他差臣僕來不是詳察窺探、要傾覆這城嗎?」
4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,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,使他們露出下體,打發他們回去。5有人告訴大衛,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,(因為他們甚覺羞恥),告訴他們說:「可以住在耶利哥,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。」
6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,就打發人去,招募伯‧利合的亞蘭人和瑣巴的亞蘭人,步兵二萬,與瑪迦王的人一千、陀伯人一萬二千。7大衛聽見了,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。8亞捫人出來,在城門前擺陣;瑣巴與利合的亞蘭人、陀伯人,並瑪迦人,另在郊野擺陣。
9約押看見敵人在他前後擺陣,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,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。10其餘的兵交與他兄弟亞比篩,對著亞捫人擺陣。11約押對亞比篩說:「亞蘭人若強過我,你就來幫助我;亞捫人若強過你,我就去幫助你。12我們都當剛強,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。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!」
13於是,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;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。14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,他們也在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。約押就離開亞捫人那裏,回耶路撒冷去了。
15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,就又聚集。16哈大底謝差遣人,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;他們到了希蘭,哈大底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。17有人告訴大衛,他就聚集以色列眾人,過約旦河,來到希蘭。亞蘭人迎著大衛擺陣,與他打仗。18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;大衛殺了亞蘭七百輛戰車的人,四萬馬兵,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。19屬哈大底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,就與以色列人和好,歸服他們。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。
亞捫人是羅得的後代(創 19:38), 神吩咐以色列不可奪取他們的地業(申 2:19)。然而,在士師時期,亞捫人成為以色列的敵人(士 10:6,7)。掃羅王在位時,因戰勝亞捫王拿轄而鞏固了他的王位(撒上 11章)。拿轄曾在某個時期善待過逃避掃羅的大衛,因此,在拿轄死後,大衛想要向他的兒子哈嫩施恩(10:2)。然而,由於哈嫩的猜疑和不信任,大衛的善舉反而導致了他的臣僕遭受羞辱,進而引發戰爭(10:3-6)。
大衛的兩次善意(9:1; 10:2)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耶穌曾指出,祂的降臨既帶來平安(路 2:10),也會引發分裂與紛爭(路 12:51)。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矛盾呢?
答案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聲音。當約押面對亞捫人和亞蘭人的聯軍時,雖然他是一位出色的軍事戰略家,但他深知勝利掌握在耶和華的手中,並宣告:「願耶和華憑祂的意旨而行。」最終, 神賜給約押勝利(10:12,13),隨後大衛也擊敗了亞蘭人,使他們歸服以色列,國中得享平安(10:19)。我們無法掌控事情的結果,無論我們擁有多少知識或經驗。然而,我們可以通過遵行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,來學習祂是良善的。
禱告:父啊!在那些我看不透的情況和意外的結果中,求祢教導我相信祢是良善的。
一語:信靠行善的 神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